1、初三化学复习资料(元素及其化合物) 一、空气与氧气 主要考点: 1.常识:空气的污染及其防治, ① 空气的污染成分:粉尘及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② 空气污染的来源:矿物燃料(煤和石油)的燃烧、工厂的废气及其机动车的尾气(主要是一氧化碳) ③ 空气污染的防治:改变燃烧方式,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2.了解:空气的成分,氧气的性质及主要用途,氧气的工业制法 ① 空气成分研究的科学家: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制得了氧气),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的组成) ② 空气组成研究的反应: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4P + 5O2 点燃== 2P2O5 ③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杂质0.03% 注意:空气中各成分的主要性质及用途(如氮气、惰性气体) ④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高温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2、主要体现在较强的氧化性,及助燃性 a. 与金属发生反应 2Mg + O2 点燃== 2MgO(注意石棉网的使用)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的粉末状固体; 3Fe + 2O2 点燃== Fe3O4 (注意瓶底留有少量的沙或者水)现象: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 2Cu + 2O2 加热== 2CuO (注意并不是点燃,不能燃烧)现象:红色的铜变成一种黑色的固体 2H2 + O2 点燃== 2H2O(淡蓝色火焰,在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b. 与非金属发生反应 C + O2 点燃== CO2 在空气中燃烧持续红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S + O2 点燃== SO2 在空气中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P + 5O2 点燃== 2P2O5 放出大量的白烟 c. 与化合物发生反应 2CO + O2 点燃== 2CO2 (蓝色的火焰);CH4 + 2 O2 点燃== 2H2O + CO2 (明亮的蓝色火焰) 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2CH3OH + 3O2 点燃== 4H2O + 2CO2 ⑤ 氧气的主要用途:支持燃烧,提供呼吸(气焊、气割、炼钢、液氧炸弹、呼吸等) ⑥ 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
3、利用空气中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低,使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留下的就是液态氧气。
【资料图】
4、 3.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① 反应原料:氯酸钾(KClO3,白色)和二氧化锰(MnO2,黑色),或高锰酸钾(KMnO4,紫红色固体) ② 反应条件:加热 ③ 反应原理:2KClO3 2KCl + O2↑;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O2↑ ④ 发生装置: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试管,单孔塞,导管 ⑤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排水集气法(氧气难溶于水) ⑥ 反应步骤:a. 按照要求安装反应仪器; b. 检验反应装置的气密性; c. 装入反应物质,注意,反应物质为粉末状的,应该用药匙或者纸槽; d. 首先预热,然后对准固体下方固定加热; e.如果用排水法收集,当导管均匀放出气泡的时候开始收集气体; f. 用排水法收集时,反应结束应该首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 (否则会使水倒流至试管中,可能使试管破裂) g. 待反应仪器冷却后,进行拆洗。
5、 ⑦ 注意事项: a. 如果反应物品为高锰酸钾时,发生装置中导管口部还需要塞上少量棉花,避免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管; b. 试管应略微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导管应略微深入试管; c. 如果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注意要用磨口玻璃片,并且导管口应该尽量伸入集气瓶底部。
6、 (空气)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7、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8、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9、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10、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
11、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12、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13、 (水) 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
14、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15、 2、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6、 3、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需采取的措施:①加强对水质的监测,②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17、 4、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18、 5、电解水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分子个数比)为1∶2,质量比为8∶1,在实验中常加稀H2SO4和NaOH来增强水的导电性。
19、通的是直流电。
20、 (组成与结构)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2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2、 例如: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D(氯分子)(A、Cl B、Cl- C、2Cl D、Cl2)。
23、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CO2分子;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汞原子。
24、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25、 原子中:核电荷数(带正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质子(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
26、一切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吗?(错!一般的氢原子无中子)。
27、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C原子质量的1/12。
28、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它是一个比值。
29、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
30、 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电中性)。
31、 2、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
32、) ②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
33、 ③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但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34、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不同。
35、 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元素的种类不同。
36、 ④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37、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38、 ⑤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39、 ⑥化学式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
40、 ⑦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41、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硅和碳。
42、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非金属气体单质如H2、O2、N2、Cl2等、共价化合物、一些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磷、硫等。
43、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
44、 共价化合物是由非金属与非金属(或原子团)组成,如CO2、H2O、SO3、HCl、H2SO4。
45、 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离子化合物(金属与非金属或原子团)如NaCl、CaCl2、MgS、NaF、ZnSO4。
46、构成氯酸钾的微粒是K+、ClO3-。
47、 3、决定元素的种类是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即一种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或者核电荷数不同);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48、 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如Fe、Fe2+、Fe3+因核电荷数相同,都称为铁元素,但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也不同。
49、 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Ne、HF、H2O、NH3、CH4。
50、 已知RO32-有32个电子,则R的质子数为:R+8×3+2=32。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看了会喜欢。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南极空调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2077823号-13 联系邮箱: 317 493 1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