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见习记者 涂佳煜 通讯员 方佳佳
(相关资料图)
海洋占据了地球71%的面积,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空间,由于海洋的连通性,海洋治理注定是全球的议题。21日,由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和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主办,浙江省海洋科学院和浙江省海洋学会承办的“全球海洋治理:机遇与挑战”高端对话会在杭州举行。
全球海洋治理中,存在哪些机遇和挑战?科学技术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李家彪、刘振民、贺克斌、蒋兴伟、张小曳等院士专家在论坛上展开对话。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外交部前副部长 刘振民:
全球海洋治理的基本原则是可持续利用
1982年《联合海洋法公约》确立了当代的海洋秩序,扩大了沿海国管辖权。这是好事,但是也带来了负面影响,有历史学家把它称作“蓝色圈地运动”。因为第一,它大量增加了沿海国家间的争议,影响了各国之间的海洋合作。第二,大部分沿海的发展中国家,缺少海洋科学研究的技术,没有能力达到有效利用海洋资源的目的。第三,也导致了一些过度开发。各个国家没有考虑到,海洋是一个整体。
后来我们逐渐意识到了这个问题。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海洋的可持续发展议题。2015年,它被写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去年,联合国海洋大会在里斯本通过《我们的海洋、我们的未来、我们的责任》宣言,主题还是海洋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所以,今天的全球海洋治理,基本原则是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这不应当只是海洋权益的问题。在这方面,现在的国际机制仍不完善,国际管理体系是碎片化的,国际科学研究是不平衡的。中国作为全球海洋治理后来者,可以避免一些发达国家过去的所谓先污染、后治理的老模式,把海洋的可持续利用纳入全球海洋治理的方略中。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 贺克斌:
话语权跟科技实力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联
我不是研究海洋的,属于跨界交流,我长期从事大气污染治理方面的工作,但我体会到在全球环境治理当中,话语权跟科技实力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联。
比如在pm2.5的治理中,中国pm2.5非常重要的来源是重型柴油车。早期的时候,国内的标准几乎都是模仿欧洲的,但是到了国六标准的时候,我们有了足够的科研积累,形成了跟欧美体系不一样的标准。最后这个成果还得到了联合国的一项团队奖。现在我们在制定国际标准的时候,欧洲的汽车联合会就会提前来中国跟我们交流,因为他要把车卖到中国来,就要适应我们的标准体系,所以,科技的实力决定了你话语权的权重。
海洋治理领域也是如此。近期清华的一位年轻老师做了一个新的算法,测算海运二氧化碳排放的浓度,国际海事组织发现我们连续发表这方面的重要成果,开会的时候就开始邀请中国的年轻一代参与,是不是深度参与还不敢说,但是参与的话语权就来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张小曳:
在气候变化和海洋的关系当中,海洋碳汇是重要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自然本身。核心影响就是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我们现在每年增加380亿吨二氧化碳,能不能在几十年的时间,实现碳中和?这需要海洋来帮忙,海洋的过去是把碳拿下来了,吸收了全球23%的碳排放,但是之后气候变暖了,会怎么样?还不知道。海洋吸收二氧化碳,就有酸化,这对海洋溶解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是有影响的。所以在气候变化和海洋的关系当中,必须关注到,海洋碳汇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中国有了科技力量,一定要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现在中国科学家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中已经成为了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队伍,在其中,我们要努力推动增强国际合作的非排他性、公开性、多样性、平衡性等等。我们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大家对气候变化都有共同的责任,但是发达国家有更重要的责任,和发展中国家的责任有区分。在这样的深度合作中体现中国的话语权,实际上也是维护国家的利益。
“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南极空调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2077823号-13 联系邮箱: 317 493 1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