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家药企相继晒出业绩,2022年全球药品销售TOP100榜单也新鲜出炉。根据医药魔方统计,去年全球销售前100名的药品合计销售收入为4867.88亿美元,上榜门槛是17.9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20.64亿元)。另外,销售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重磅药物约160个。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入围药品销售百强的企业均是知名跨国药企。遗憾的是,中国本土企业没有一个产品能够上榜,这背后与我国医药“大而不强”的产业结构有直接关系。
近日,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研究员苏红在于石家庄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医药战略大会上表示,我国持有有效批文的制药企业数量约是美国市场的4.3倍,小微企业占76%。另外,获批的药品数量是美国的1.7倍,但很多批号并没有生产。另外,近几年,中国创新药加速上市,每年获批数量超过20个,但市场表现并不理想。
(资料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21gic6332800
一直以来,全球药品销售榜单都受到行业内外关注。榜单显示,2022年TOP100药品中,小分子药物共44个,销售收入占比38%;单抗、双抗、ADC(抗体偶联药物)、重组蛋白、疫苗类大分子药物共56个,销售收入占比62%。肿瘤、感染病、免疫、内分泌、心血管是市场规模最大的5个领域。
收入超百亿美元的明星产品共有5款,分别是辉瑞新冠疫苗Comirnaty(378.06亿美元)、艾伯维Humira(212.37亿美元)、默沙东Keytruda(209.37亿美元)、BMS明星抗凝药Eliquis(117亿美元)、吉利德Biktarvy(103.9亿美元)。
分企业来看,罗氏与强生各有11个品种,阿斯利康有10个品种,辉瑞、默沙东、诺华以及艾伯维各有8个品种上榜。
遗憾的是,2022年药品销售百强的上榜门槛是17.9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20.64亿元),没有一款中国药品入围百强榜。不仅如此,到目前为止,中国本土企业研发生产、年收入达到10亿美元以上的单品也寥寥。
苏红表示,中国持有有效批文的制药企业数量是美国的4.3倍,但全球前10位的药企有6家是美国公司,“它们海外的业务占到公司整体收入的62.6%”。而国内企业的海外营收占比明显较低,只有14.8%。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注意到,中国药企的海外收入依旧以原料药为主,创新药占比还很小。以2021年A股医药企业年报为参考,272家药企平均海外市场收入为8.37亿元,规模以上(10亿)收入药企共53家,其中占比最大的子行业是化学制药领域,其次是原料药行业与受新冠影响的体外诊断领域。
百济神州(SH688235,股价160.07元,市值2173.8亿元)是为数不多出海成功的创新药企业。2019年11月,百济神州BTK抑制剂百悦泽在美国获加速批准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一项疗法的成年套细胞淋巴瘤患者,成为首个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本土创新药。截至目前,百悦泽已在美国、欧盟、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其他国际市场获批上市。2022年,百悦泽全球销售额总计5.65亿美元,主要是海外市场销售所贡献,其中美国市场的销售额就达到3.90亿美元,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为1.5亿美元。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整理
其实,现在国内创新药企业都清楚,出海是必选项。“现在国内创新药企业坚决不走国际化会是什么样?我觉得好像不太可能。”君实生物CEO李宁在第七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上表达了这个观点。
“对企业来说,如果没有海外收入,只是靠国内市场是永远不可能成为一家(全球型药企的)。”苏红说,从医药企业发展的底层竞争力来说,必须非常重视海外业务。
中国创新药还处于蓬勃发展阶段。苏红表示,根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收集的数据,近年来我国创新药加速上市,未来一年可能保持在30个以上药物获批,创新药上市审评审批的平均时长也在2021年降到277天,2022年同样整体呈缩减趋势。另外,获批上市的创新药进入医保的时长也大幅缩短。
“从批准上市的药物来看是欣欣向荣,但市场表现来看不是那么理想。”苏红说,总体来说,国产创新药的市场规模相对较小,2021年包含原研药大约有33%(市占率)。据其所在机构估算,国产创新药的市场规模可能在五六百亿元的范畴。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金喆 摄
记者也注意到,跨国大药企在中国市场依然强势。2022年,阿斯利康、默沙东、赛诺菲、罗氏制药、诺华、诺和诺德、礼来七家跨国大药企的中国区收入合计为242.5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648亿元。
这也再度暴露出中国医药产业大而不强的短板。苏红表示,高质量对医药产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截至2022年底,国内有效的药品批文超过15万个,但其中87.7%获批于2007年或更早。截至今年2月底的数据显示,仅有23.8%的化学药批文、21.6%的中成药批文和54.5%的生物制品批文在近三年有销售记录。
与此同时,中美两国药企持有的品种数量和结构也存在显著差异。苏红说,我们国家同一个品种被多家药企持有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一个品种可能存在100家及以上企业有批文的情况,甚至有0.3%的品种被500家~900家企业持有。“这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反而这样的品种更加容易短缺。”
在她看来,医药竞争的基础核心是研发,但因为我国基础研究相对薄弱,创新药很难实现真正的差异化竞争。在国家如此重视基础研究和新兴技术的情况下,开放式创新、差异化竞争和数字转型会成为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医药企业也需要不断调整战略和策略。
每日经济新闻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南极空调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2077823号-13 联系邮箱: 317 493 1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