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那年,杨芳玲刚上一年级。每每放学回家,她就以树枝为粉笔,以家门前的泥地为黑板,扮演起老师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理想的种子在那时候种下。杨芳玲用了12年时间浇灌它,直至18岁那年,成为一名教师。
从教的32年里,杨芳玲辗转碧朗乡、中寨镇、方家屯乡、晃州镇等地多所乡村学校。不论是做一线教师还是校长,她对教育的初心不改,一如孩童时那般纯粹。
这些年,她心中有个声音越来越坚定。她坚信:“小地方也有大教育。”
乡村有界,教育无界
“教育人无论在哪,都需要走出去,要向外看。”杨芳玲说。
从湖南省芷江民族师范学校毕业后,杨芳玲回到家乡新晃县,就是想要给家乡孩子更好的教育。
她埋首书本,从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中汲取分组教学的精髓,从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中领悟师生平等之必要,从高万祥的《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中了解教师成长的路径……
她抓住一切外出学习的机会。
2008年,杨芳玲在长沙听语文名师王崧舟讲授《慈母情深》,感受到语文课堂的诗意之美。回到新晃后,她开始在课堂上模仿他的教法。2014年,杨芳玲受邀去山东蒙山调研课改,回来后,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提出:把教室变成学室,让学生自主学习;把教师变成导师,引导陪伴学生成长;变灌输为探究,培养学生的思辨性思维。2017年,在北京的未来教育家培训班上,杨芳玲看到了现代教育、未来教育的无限可能,也看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随后,“立足传统、面向未来”成为晃州镇第一完全小学(以下简称:一完小)全校师生的共识……
“新晃固然有它的地域界限,但教育不应该有界限。”杨芳玲说。
△杨芳玲和学生们在一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如今,在一完小,处处弥漫着传统文化的气息:传统诗词、古典名著举目可见;师生的书法、国画作品陈列于校展览馆中;孩子们吟诵古诗文的声音传来,以特有的侗歌曲调……
每周一升旗仪式后,师生会在一起诵读两首古诗;语文课前三分钟是经典诵读时间,由语文老师带领学生读传统文化经典;每周五下午,全校师生一起练习书法,在笔尖与纸张的摩挲声中,师生们浸润于古典文化……
“侗歌新唱”(用侗歌的曲调吟诵古诗词)是杨芳玲坚持要开展的课程。
她是侗族人,会侗语、侗歌;一完小90%的师生都是侗族人,但大多数不会侗语,更不会唱侗歌。“在新晃,大家都习惯说普通话。但我每到外地,大家对侗语、侗歌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回忆“侗歌新唱”的缘起,杨芳玲说,“侗歌将是走出新晃的孩子跟家乡的一份连接,侗族的故事也会跟着他们走向世界各地。”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个人只有读懂家乡、亲近传统,才能了解世界、走向未来。
在一完小,侗歌拉近了《静夜思》《赠汪伦》《清平乐》等古诗词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也让他们与这方土地更加亲近。
花开有期,成长有时
进入教育行业三十多年来,杨芳玲在很多孩子身上看到曾经的自己:自卑、敏感、内向。她用教育的温度化解孩子的心结,一如她当初遇到的张有芳、李复海等老师。
“我读五年级时遇到张老师,她让我当劳动委员。那年期末,她用有韵律感的评语表扬我、鼓励我:‘希望以后更努力,争取以后当三好。’从那以后,我一直努力不负她的期待。” 忆起老师,杨芳玲充满感激。
杨芳玲的学生也感念遇到她。
2018年10月,杨芳玲与她在碧朗乡教的学生杨金菊重逢。重逢的喜悦促使杨金菊写下这样一段话:“苦苦追寻十多年,一想到您、一听到您的名字,我的心底就涌出一股暖流,那么温暖,那么亲切!”杨芳玲很感动,但更感欣慰——杨金菊如今也已经走上教师岗位。“我记得她那时候家庭条件不好,学习也一般,很自卑。但她自我管理能力强,于是我就要她当我的小助手。也许是这份信任给了她力量。”杨芳玲回忆。
学生眼中的杨芳玲是细致的,她会从家里带自己做的菜送给家庭贫苦的孩子, “一定是偷偷地给,不能当着其他人的面,否则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她也是温暖的,她要求孩子们爱卫生,遇到垃圾要主动捡拾,同时也叮嘱他们捡完垃圾后一定要洗手;她也是有力量的,她从不看扁自己的学生,在她眼里,孩子就是孩子……
“花开有期。相信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这就是教师的‘大教育’。”杨芳玲说。
通讯员刘秋香 黄珺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南极空调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2077823号-13 联系邮箱: 317 493 128@qq.com